关于考试陷阱的分类:
注册考试中,考试陷阱是考生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习惯于高老命题风格的考生,往往重视基本原理而对考试陷阱重视不够,考试陷阱主要分为下面三类:
1.依靠平常练习积累可识破的陷阱。这类陷阱主要指出自最核心的A类规范或者工作中熟悉的规范,考生在平常的练习中就应该掌握,要求考试时能在第一时间识破并绕过,这类陷阱不应该丢分。比如2012年考题中上午第5题,独立基础计算最大压应力判断大偏心;上午第8题,带地下室裙楼的地基承载力修正;上午第29题,罕遇地震特征周期需加0.05秒;下午第一题,土工实验数据处理一般取6个数;下午第28题,考虑抗震作用桩基承载力需乘以1.25;
2、需要考场临场发挥的陷阱。这一类陷阱出自于比较冷僻的规范,平时练习中未必能碰到或者掌握,只能依靠自己的基本功发挥,这类陷阱需要考试时多留意规范条文后面的修正,如果实在得不了分也无遗憾。比如2012年考题中上午第12题,公路桥涵基础单桩抗压容许承载力,陷阱1:计算出来的桩端承载力超过了规定的最高值需修正.陷阱2施工阶段的承载力要乘以1.25的抗力提高系数;上午30题灰土挤密桩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取2点;下午第2题地下水流的流向计算,此题需依靠测量的基本功,或者实际工作中较多接触建筑总图。下午第4题,铁路工程软粘土不透水;下午第5题,公路桥涵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平均常水位至一般冲刷线的水深每米增加10kPa;下午第30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来确定承载力,极差超过30%舍弃最大值再算。
3、为了设置陷阱的陷阱。命题者为了降低通过率而硬设的陷阱,此类陷阱通过设置多余条件等障眼法,本身并无太大工程意义,纯粹为了考试而命题。这类陷阱需要看清题干和问题,识破命题者的意图,这类陷阱要尽量避免失分,否则真的是百尺竿头,只差一步。如2012年考题中下午第11题,通过桩顶作用求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实践设计工作中,只有极限承载力标准除安全系数求特征值,而桩顶作用更是对应特征值,此时求极限值有啥工程意义?下午17题,墙背的主动土压力,告诉了一大堆多余条件,结果只是求堆载的主动土压力,纯粹是为了陷阱而陷阱。
评论 (0)